发布日期:2025-02-05 00:35 点击次数:135
阿萨德政权垮台一月多来,其前因后果已逐渐清晰。普遍共识是,经济困境是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,但俄罗斯的立场也对其命运起了关键性的作用。
俄罗斯在叙利亚近十年的投入付诸东流。尽管叙利亚政权垮台的根源在于经济困境,但其12天内闪电崩盘的速度,暴露出俄罗斯叙利亚战略的重大失误。俄罗斯在叙利亚问题上栽了两个跟头:一是情报失准,二是错估了中国入局的影响。
普京对阿萨德政权的摇摇欲坠大为光火,质问情报部门为何没能提前预警,痛斥他们情报工作失职,导致俄罗斯措手不及。
叙利亚反对派武装,这才是真正的威胁!事后披露的信息表明,他们推翻阿萨德政权并非一时冲动,而是一场蓄谋已久的阴谋,背后更有土耳其的资金支持,暗中运作许久。
按理说,普京出身克格勃,执掌下的俄罗斯情报部门本应洞若观火,及早察觉针对阿萨德的阴谋。然而讽刺的是,直到阿萨德政权摇摇欲坠,俄方才如梦初醒,意识到反对派武装的致命威胁。
起初,俄罗斯情报部门并非对叙利亚反对派武装毫无察觉,只是低估了他们,认为这群乌合之众根本无力撼动阿萨德政权。
出乎所有人意料,叙利亚阿萨德政权的垮台速度之快,令人震惊。就连俄罗斯情报部门和众多国际知名专家学者,在12月8日之前都对此毫无预判。虽然专家意见的分量不及专业情报,但俄罗斯情报部门这次的失误,无论是轻敌还是信息滞后,都已无可挽回。俄罗斯在叙利亚问题上的最大败笔,在于未能及早引入中国。这一战略失误贻害深远。
叙利亚阿萨德政府的垮台,归根结底是经济崩溃。2011年内战爆发后,叙利亚的经济命脉——油田和小麦——双双落入美国支持的库尔德武装之手,使其经济雪上加霜,最终走向衰败。
阿萨德政府财政枯竭,民不聊生,社会矛盾如同火药桶一触即发。军队欠饷,士气低落,甚至出现面对反对派武装不战而溃的局面,使得阿萨德几乎成了孤家寡人。
叙利亚经济复苏的关键在于收复油田和小麦产区。但这谈何容易?这意味着要从美军手中硬夺,非得打赢不可。这条路,摆明是虎口拔牙。
除了傍上美国这座大山,还有一个捷径:携手中国。毕竟,放眼全球,中国可是数一数二的经济强国。尽管阿萨德政府与中国外交关系密切,甚至访华时受到热烈欢迎,但实际的经济合作却相当有限,这背后也有俄罗斯因素的影响。
叙利亚长期以来是俄罗斯在中东的战略桥头堡,对俄罗斯意义非凡。因此,俄罗斯绝不可能轻易放弃这块宝地,任由其他势力染指。等到俄罗斯自身危机重重,被迫妥协之时,早已无力回天,败局已定。
普京对此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,俄罗斯为此也付出了惨痛代价:阿萨德政权一度濒临崩溃。普京在叙利亚多年的苦心经营,如今付诸东流。这场兵变不仅重创了俄罗斯在中东的战略布局,更是一场难以粉饰的败局,令其颜面尽失。
#深度好文计划#
上一篇:美股涨幅扩大,芯片股普涨,英伟达一度涨超2.9%,中概股涨跌不一
下一篇:土特产向新求质大有可为